作者: 查查吧深圳学区地图 发布时间:2019-10-08 00:00:00

  大家知道成语“不自量力”的意思吗,知道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吗?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说关于“不自量力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自量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zì liàng lì,意思是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释义:“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不自量力的解释及典故故事

图片来源:摄图网

  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不自量力近义词有哪些: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

  不自量力反义词有哪些:妄自菲薄 自知之明 量力而行。

文章内容仅为传递网友分享,不代表查查吧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查查吧将不对此承担责任。
深圳教育资讯
热门学校

微信搜索【深圳学区地图】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深圳学区地图”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chachabatzc】添加小编微信,回复加群,即可加入深圳学区地图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