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查吧深圳学区地图 发布时间:2019-10-14 00:00:00

  成语“鹬蚌相争”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那么这个成语有什么样的典故故事呢,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解释: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

  出处:《战国策》

  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鹬蚌相争的典故及解释

图片来源:摄图网

  鹬蚌相争的近义词有哪些:鱼死网破、鹬蚌相危

  鹬蚌相争的反义词有哪些:相得益彰、同舟共济、和衷共济、相辅相成

  鹬蚌相争造句

  1.倒是说不定可以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你们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以上就是关于“鹬蚌相争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成语鹬蚌相争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内容仅为传递网友分享,不代表查查吧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查查吧将不对此承担责任。
深圳教育资讯
热门学校

微信搜索【深圳学区地图】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深圳学区地图”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chachabatzc】添加小编微信,回复加群,即可加入深圳学区地图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