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查吧深圳学区地图 发布时间:2019-09-29 00:00:00

  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相信许多人都听过,但是大家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寓意吗,下面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寓意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寓意

  愚公移山的故事

  【原文】:

  太行1、王屋2二山,方3七百里,高万仞4,本在冀州5之南,河阳6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7九十,面山而居8。惩9山北之塞10,出入之迂11也。聚室而谋12曰:“吾与汝13毕力平险14,指通豫南15,达于汉阴16,可乎?”杂然相许17。其妻献疑18曰:“以19君之力,曾20不能损21魁父22之丘23,如太行、王屋何?且24焉25置26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27。”遂率子孙荷28担者三夫29,叩石垦壤30,箕畚31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32氏之孀33妻有遗男34,始龀35,跳往助之。寒暑易节36,始一反焉37。

  河曲38智叟39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40!以残年余力4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42,其43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44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45,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46,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47也,而山不加增,何苦48而不平?”河曲智叟亡49以应。

  操蛇之神50闻之,惧其不已51也,告之于帝52。帝感其诚53,命夸娥氏54二子负55二山,一厝56朔东57,一厝雍58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59焉。

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寓意

图片来源:摄图网

  词句注释

  1、太行: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方圆,指面积。方七百里,表示纵横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4、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即住在山北。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什么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尽、全。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一带。

  16、汉阴:汉水南岸。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与“阳”相对。

  17、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18、献疑:提出疑问。

  19、以:凭借。

  20、曾(céng/zēng):副词,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1、损:削减。

  22、魁父(kuí fǔ):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

  23、丘:土堆。

  24、且:况且。

  25、焉:疑问代词,哪里。

  26、置:安放。

  27、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之于”。隐土,古地名。

  28、荷(hè):扛的意思。

  29、夫:成年男子。

  30、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叩,敲、打。

  31、箕畚(jī 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2、京城:复姓。

  33、孀(shuāng) :孀妻,寡妇。

  34、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5、始龀(chèn):表示年龄,约七八岁。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始:才、刚。龀:换牙。

  36、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7、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8、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9、叟(sǒu):老头。

  40、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甚,严重。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41、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42、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3、其:在“如什么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44、长息:长叹。

  4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46、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7、匮(kuì):竭尽的意思。

  48、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49、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50、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51、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52、帝:神话中的天帝。

  53、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什么感动。

  54、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5、负:背。

  56、厝(cuò):同“措”,放置。

  57、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8、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9、陇断:即垄断,山冈阻隔。“陇”通“垄”,高地。断,隔绝。

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寓意

图片来源:摄图网

  【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好高好高的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山叫王屋。两座山正好挡在愚公家的门口,让愚公每天进出家里都要绕好远好远的路!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愚公突然对家人说:”我们全家一起合作,把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移开,让门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们看好不好呢?”儿子和孙子一听,都点头赞成说:”好呀!好呀!”。可是愚公的妻子却摇摇头说:”不可能的,你连搬一个土丘的力气都没有,还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动,那些挖出来的泥土石块,你要扔到什么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那有什么困难的!我们可以丢到海里面去呀!”

  第二天开始,愚公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一起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到山边开始挖。愚公的邻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儿子,也兴致勃勃地帮愚公一起做着移山的工作。这时候,有一个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实在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让你搬到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开来的!”

  愚公听了他的话,笑笑说:”智叟,你才糊涂呢!我虽然很老,我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们搬掉山的一层,就少一层,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没有话好说,只好走开了。

  后来,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会把山搬光,把海填满,就跑去告诉天神,天神一听:”嗯!这个愚公真是有恒心呀!我来帮帮他吧!”天神就派了两个神仙去把王屋山与太行山背走,放到别的地方去,不再挡在愚公家门口了。

  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定会成功的!

  愚公移山的寓意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是在告诫人们不能用日常的感官体验去探寻至道:移山之举与其说是改变自身生存环境的壮举,一种现实利害的考量,不如说是一种求道的经历。一种超现实的精神追求。

  作者极写移山之难超乎想象:山体高峻,“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人单力薄,愚公“年且九十”,另外只有“子孙荷担者三夫”和一个“始龀”的孩子,加在一起不过五人;工具简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路途遥远,土石要“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因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要以如此微薄之力搬走这样的庞然大物,在一般人眼中、以日常经验来看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

  愚公的妻子就表示怀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智叟以日常的认知方式看待此事,当然也不能理解:“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的回答看上去言之有理:“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但按常理是难以成立的,因为那需要两个条件:首先,血缘不能中断,“子子孙孙无穷匮”;其次,要求子孙后代都能继承愚公遗志,不改移山之心。

  而这两个条件以常识来看都是不太可能的。出人意料的是,愚公最后成功了。他的成功是对日常之知的否定,也必然引起人们对何者为“智”、何者为“愚”的思考。

  同其他寓言一样,《愚公移山》也具有暗示性和朦胧性,其强烈的象征意味会引出不同的特定意义,因此,对它的解读也应是多元的。把它置于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自会得出某一特定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与今人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会如此大相径庭。

  以上便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寓意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会喜欢。

文章内容仅为传递网友分享,不代表查查吧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查查吧将不对此承担责任。
深圳教育资讯
热门学校

微信搜索【深圳学区地图】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深圳学区地图”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chachabatzc】添加小编微信,回复加群,即可加入深圳学区地图交流群